上海新房市场分化越来越严重,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依然如此,虽然日光频出,让市场显得异常热闹,但从全局角度来看,热度却有所降低。
先来看几组数据:
6月全市总计开盘35次,低于5月份的37次。
6月全市总推盘量3957套,远低于5月份的5148套。
6月认筹率超过100%的楼盘16个,占比46%,与5月份基本持平。
6月认筹率低于50%的楼盘14个,占比40%,与5月份基本持平。
从实际数据可以看得出,6月新房市场整体结构与5月大致相同,主要变化在于推盘量正在减少。
再细分的看,6月份一共有10个盘出现11次日光,占全市开盘比例32%。
按照认筹率排名分别是翡雲悦府、康定壹拾玖、保利海上印、中海云邸玖章(2次)、保利海玥外滩序BUND98、金茂棠前、保利天奕、海上清和玺、西派海上、上海壹号院。
区位分布方面,内环内2个,内中环5个,外环外3个,这也是上海日光盘的大致格局,以中环为界,中环内大多数能热销,中环外小部分能热销。
有一点需要警惕,虽然三分之一的楼盘日光,但是推盘量并不多,最多的是翡雲悦府的242套,有一半推盘不足100套。
接下来分析认筹遇冷楼盘情况,6月份一共有14个楼盘认筹低于50%,其中12个甚至取消了摇号环节。一般而言,只有认筹率低于5%的情况才会取消。
这些楼盘特点也比较类似,大多数在郊区,均价低于6万每平的高达9个,可见价格越低的楼盘销售压力也越大。
背后的底层逻辑是金融属性退化。一直以来,购房者买房除了居住之外,能否增值始终是重要考量因素,买房前很多人都会问“现在买房会不会被套”。
中环内市场表现让购房者相对放心,一方面市区地价一直创新高,另一方面市区楼盘价格每次都是低开高走,两者叠加之下给了购房者信心。而郊区楼盘在这两方面都表现不如意,让购房者产生了迟疑情绪。
为了应对这种局面,我们看到了上海在土地供应方面的变化,市区宅地大批次入市,郊区宅地容积率下降。这样既能继续维持市区新房热度,兑现看涨预期,拉开与郊区价格差,提升郊区性价比。又能使郊区产品供应差异化,提供更多低密度产品。
上海楼市也在经历一场供给侧改革,改革需要时间,而且要根据市场反馈来不断调整,看看上海这一波操作能否让市场变好。
爱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